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金融支持生态环境和绿色低碳转型,必须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多样性。
据王信介绍,截至2021年末,国内绿色贷款余额约16万亿元,其中具有碳减排效应的贷款占比67%。
王信表示,气候变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因素,必须考虑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联,相关政策措施必须统筹应对。
“金融支持生态环境与绿色低碳转型涉及多方面内容,比如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健全核算与信息披露要求,深化发展相关金融工具和市场,强化激励约束和机制,加强国际合作,防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金融风险。”王信称。
具体到强化激励约束和机制方面,王信表示,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也可以通过以零碳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以及加强金融支持生态环境和低碳转型的国际合作。事实上,人民银行已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王信表示,为应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已经在微观层面开展针对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同时正在研究宏观层面的压力测试。但在压力测试的过程中,还没有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未来会将这一因素考虑进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