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商超进行防蚊产品促销活动。
尽管距夏天还有一个来月,随着厦门气温升高,蚊虫也提早活跃了起来,不少市民开始购买防蚊、驱蚊产品与之对抗。线下商超反应迅速,纷纷上架各类产品供市民选购。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驱蚊产品都进行了升级,让消费者体验更佳。有专家提醒,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最好使用物理方式避蚊。
文/图记者许纳芳
市场
大商超调整货架驱蚊产品摆在显眼位置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防蚊经济”在我市逐渐升温,各大超市已经调整货架,将驱蚊防虫产品摆放在显眼位置。在大润发厦门店,原先摆放清洁剂的货架被腾了出来,摆上满满一柜的驱蚊产品,种类丰富,规格多样,仅电热蚊香液就有超20款在售。
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最近来买驱蚊产品的顾客多了不少,超市里还有花露水、驱蚊液、电蚊拍等产品摆放在其他货架,十分畅销。不过,据她观察,电热蚊香液、蚊香补货最频繁,销量最高。
沃尔玛购物广场SM城市广场店也调整了驱蚊产品的摆放位置,几款蚊香液、蚊香、杀虫气雾剂等驱蚊产品以堆码的方式摆放在超市靠近入口的通道上。现场还有打折促销的活动,吸引顾客选购。
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名消费者发现,比起前几年大热的驱蚊手环、驱蚊贴,多数消费者青睐传统的蚊香、蚊香液、驱蚊花露水。市民小李在沃尔玛购物广场加州商业广场店的货架前查看商品说明后,最终选购了蚊香和驱蚊花露水。她说,自己选购驱蚊产品主要是为露营做准备。之前用过驱蚊手环、驱蚊香膏,在户外环境的作用微乎其微,最后还是被咬了一腿包,她觉得传统的蚊香、驱蚊花露水比较实用。
产品
多个品牌在气味上下功夫有的适合户外场景使用
■一款含有氯氟醚菊酯、炔丙菊酯两种有效成分的电热蚊香片。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使用体验,许多驱蚊产品都进行了升级。有品牌在气味上下功夫,推出了不同香型的驱蚊产品抢占市场。超威推出的雨后薄荷型蚊香,金鹿推出的茶清香型蚊香,欧护推出的炫舞樱花香型驱蚊液,贝贝健推出的茉莉蜜桃香型驱蚊液,都颇受消费者欢迎。
市民张先生对气味敏感,往年他都会购买标注“无香无味”的驱蚊产品,而今年,他开始尝试带香型的驱蚊产品。他说,前几天他购买了一款檀香型的蚊香,闻起来和传统线香差不多,温和不刺鼻,用在办公室很合适。
也有品牌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使用场景细分研发专用产品。比如安速的一款驱蚊液,驱蚊酯含量达到10%,可以有效驱蚊4小时,适用于野营、户外等场景。润本的一款家用电热蚊香液,主打健康温和配方,不添加避蚊胺,孕妇婴儿也可使用。
提醒
不同品牌的加热器和蚊香液混用或有安全隐患
目前,不少品牌优化了电热蚊香液配套的加热器。小浣熊、雷达等品牌都推出配有开关、可旋转插头的直插式加热器。这种加热器的插头可以支持90度旋转,能适配横、竖两种方向的插座。加热器上带有开关,无需将加热器拔离插座也可一键关闭电源,安全便捷。榄菊、皎洁等品牌推出智能定时加热器,支持多档定时自动关闭。
记者注意到,市面上多数电热蚊香液都在包装上标注“为了确保产品发挥正常药效,需要使用同品牌的加热器配套使用”,还有品牌标注“器具只能使用推荐的挥发介质,使用其他介质可能会产生毒性或者火灾”。记者从几家品牌的客服了解到,不同品牌的加热器,加热温度、稳定性不一,如果混用,可能因蚊香液芯棒过热或药液燃烧不充分,带来安全隐患。此外,不同品牌加热器型号可能不同,加热器与药液瓶连接不紧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药液泄露,因此不建议消费者混用加热器。
市民吴女士说,每换一个蚊香液品牌,就要配套买带加热器的套装,这让她觉得十分困扰。“家里已经有3个品牌的加热器了,每次买新的都觉得浪费,不买又担心不安全,为什么市场不能统一使用一个标准呢?”她说。
■驱蚊液。
建议
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
最好使用物理方式避蚊
目前,市面上多数驱蚊产品的有效成分是氯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避蚊胺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主任药师金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氯氟醚菊酯还是避蚊胺,都属于农药类杀虫剂,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来看,具有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对孕妇、儿童来说都不安全。尽管其添加在驱蚊产品中的浓度较低,总体的暴露量依然是有风险的,其风险程度与使用频次有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产科主任医师屠京慧表示,对于易过敏、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不建议长时间接触化学驱蚊产品,最好使用蚊帐等传统的物理方式避蚊。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